第5章 码头风波(1/2)
程如意甩了甩头,加快步伐向程宅走去。
回到家时还没到午时,一进门就看见全家人都围着一个木盆,云平和程岩也在其中,如意有一点诧异,他们竟然比自己先到家了。
“你们围在这里做什么啊?”如意开口问道:“爹你们回来很久了吗?”
“娘亲!翠婶!快过来,云平哥哥买了鱼!好多好大的鱼!”云乐一看到如意便一蹦一跳地走过来,拉着如意去木盆边。
程如意和徐翠听到后对看了一眼,立刻走了过去,这种时候居然能买到鱼,这可是肉啊,实在是太惊喜了!只见木盆里面躺了四条草鱼两条鲫鱼,两条大的草鱼看起来有七八斤,不过鱼头都好像被什么东西碾压过一样,身上也坑坑洼洼的,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剩下的两条草鱼也不小,感觉有四五斤,两条鲫鱼则是一斤左右,虽然同样是死的,但是鱼身相对干净一些。
徐翠看到后一脸惋惜:“真的是鱼!可惜全部都死了。”
“如果不是死鱼,哪里轮到我们买。”程岩却不以为意,一边从怀里拿出几包药给程如意,一边说道:“这几包都是常用药,看着收好,对了,你们那边的情况怎样?买到什么东西了?”
如意接过药包之后又给了徐翠,顺便让她把她们买到的东西和鱼都先拿到厨房处理一下,自己就和其他人一起进了堂屋,说了今天早上的情况。
说到用黄豆发豆芽,大家都一脸懵,如意也很意外,难道这个世界发不出豆芽?如意记得印象中前世世界里最早大概宋朝时期就有豆芽的记载,所以也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还没到宋朝的程度,又或者是虽然有豆芽却还没有普及。
程岩听完发豆芽的原理后倒是非常快就接受了,“如此甚好,多一种菜可以替换着吃,这萝卜和白菜都是可以保存很久的,我们得尽量存多一点。”
如意同意的点点头,对于亲爹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意识非常赞同,深具种花家的传统美德!
“爹,你们去西市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程岩看了一眼云平,“此事说来话长啊~~”
原来早上程岩带着云平到西市的时候,码头上已经站满了人,远处正有一艘大渔船准备靠岸,仔细留意会发现船头竖着一面旗,写着个大大的“周”字,显然这是周家的渔船。
这周家是怀山县的本土家族,世代经商,富甲一方,算是怀山县的首富和大地主,整个县城接近三分之一的地都是他们的。
俗话说“财大伤丁”,所以这周家的子息一直不太兴旺,甚至可以说是人丁单薄。
于是几十年前,周家太太太老爷为了家族的将来,特意去大悲寺求主持大师指点,之后周太太太老爷便一直留在寺里吃斋念佛,不时捐资修葺寺庙,还每逢初一十五都在东市的周家善堂派粥布施。
据说当年周家太太太老爷的儿子得知后相当不以为然,既然他老爹觉得人丁单薄他多纳几房妾便是,于是年少轻狂的他竟然连纳八房美貌侍妾,一时间弄得怀山县满城风雨,甚至有人到处搜罗美貌的小娘子送过去,他也不管来历一概收下。
这后院人一多,事就多,几个美妾也是为了争宠使尽各种手段。
正房夫人是书香世家的正经小姐,也不知道是受了屈辱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不久后便难产而亡,而早产生下的周家太老爷也因为太过瘦弱几乎活不成。
太太太老爷知道后立刻从大悲寺赶了回来,二话不说遣散了所有侍妾,太太老爷也悔不当初,从此一门心思做善事,只希望能救活儿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续弦。
之后周家人更是克己守礼,修身养性,从主子到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几代人下来,周家虽然人口还是不多,但起码不至于几代单传。再加上一直行善积德,周家在怀山县的口碑自然越来越好,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呼他们周大善人家。
也是因为周家人一直与人为善,这不,周家渔船一上岸,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么多鱼分一点给他们周家肯定不会介意,于是一拥而上,纷纷抢鱼去了。
周守义是周家大管家周福的小儿子,负责周家的渔船和码头的对接工作,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也经验老到,何况他昨晚就被父亲告知过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所以早有准备,加派了不少护卫,把周家运鱼的车队包围起来。
饶是如此车队也还是举步维艰 ,尤其后面的好几辆车都被团团围住不得脱身,周守义顿时急得满头大汗。
眼看着四面八方不断有人涌进码头,继续这样下去那几车的鱼获都保不住了,于是周守义把心一横,吩咐下人把最后的那一辆车其中一个鱼桶推倒,顷刻间所有人都拥到最后那辆车附近抢鱼,走在前面的几辆车才得以脱困。
只是这样就等于放弃了最后的那辆车的鱼获了,周守义为这即将损失这几桶鱼获感到心痛,想着回去肯定要被责罚了。
这时候一个少年突然蹿了出来,跳到最后那辆车上,拿起桶里的鱼一条一条往远处扔,一时间围住车辆的人都纷纷四散出去接鱼,少年立刻转头大喊:“快走!”
周守义马上就明白了少年的用意,让守卫们一边扔鱼一边护着车辆撤离。
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总算成功逃开了人群的围困,最后只损失了一桶半的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