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公公您帮我净个身(1/2)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清晨。
玉田县城。
刚刚用完早膳的崇祯见到了一个人和一封信。
这个人身穿一件不起眼的青布素袍,年纪大约二十岁。
身材瘦削、饥疲不堪,且满身污垢。但举手投足间颇有书卷气。
这个年轻人叫曹传,是曹化淳二哥曹化雨的长孙。
他于三月十九日从天津出发,一路上各种迷路,马匹也累死了,还差点被大顺军士抓走。
饿着肚子赶了两百里地后,终于抵达了玉田县城。
他的亲叔爷爷曹化淳派他来给陛下送一封信和一句话。
太监当然也有家人,曹化淳一家人除了他都不是太监。
王承恩确认书信没有任何问题后,递给了崇祯。
崇祯打开书信,上面的字迹是典型的台阁体,清秀、工整。
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宫中要求翰林院五品以上的大儒给年纪小的太监们授课,不仅要识文断字,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曹化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明太监的文化素养远超任何朝代。
曹化淳在宫中的“老祖宗”是大太监王安。
后来曹化淳被派到五皇孙信王朱由检府上做伴读太监,是崇祯第一任“大伴”。
“小五爷勿念,仆随火良少爷已南行。”
书信上这句话别人看不懂,崇祯看的懂。
史料记载,曹化淳在信王府伺候崇祯皇帝的时候,经常喊他小五爷。
火良当然是太子朱慈烺了。
曹化淳心思缜密,他怕这封信如果落到闯贼手中,会漏了痕迹,因此写的很隐晦。
“曹化雨是你的祖父?”崇祯问这名年轻人。
“正是家祖!”
曹传虽然饿的前胸贴后背,但跪在地上回话的时候依然中气十足。
“大伴,给他弄点吃的。”
崇祯当然知道曹化雨,当年亲手把他提拔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大员!
曹化雨为人正直,曾经硬刚过魏忠贤。
不仅如此,曹化雨经常用俸禄资助欠饷的军士、帮助穷苦百姓代缴赋税,修桥铺路,扶贫济困,在老家免费开办私塾四十年。
这就是曹化淳的二哥。
这也是曹家的家风。
崇祯上吊那年,曹化淳已经退休六年了。
但是他依然被诬陷说打开城门放闯贼进城,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奸贼!
包括《明史》这样的正史、《明季北略》、《国榷》等这样的私人史料都异口同声这样说。
甚三百多年后蔡东藩写《明史通俗演义》也跟着他们人云亦云这样说。
但这些都是造谣和构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很多人认为没有鸡鸡的人就一定是坏人,是阉党!
最重要的是,大明灭亡后,很多读书人,尤其是东林党的余孽,很想到建奴那里混碗饭吃。
但是建奴就是不接纳他们。
但是曹化淳因为得知崇祯死了,从天津卫赶到北京城,请求给崇祯重新修葺坟墓。
曹化淳当年都五十多岁了,大明灭了就在老家天津窝着不好吗?
这一举动无非是曹化淳的一片忠心和赤诚而已。
但得到了建奴高层的赏识。
想想看,建奴这帮还没有脱离原始部落习俗的人,入关后也想培养几个内廷太监出来伺候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