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锦衣卫成了先进工作者,绿衣服的都不是人(1/2)
辽东大地上的冰雪开始消融了,进入了翻浆期。
按照后世的经验,辽东地区农历二月中旬开始化冻,二月底翻浆期差不多也就结束了,有些时候根本没有翻浆期。
现在已经到了农历四月中旬,辽东的翻浆期还没结束,可见小冰河的对气候的影响。
泥泞的道路对煤炭运输的影响很大,铁渣煤渣一车车的从几个铁厂里运出来,铺在各条交通要道上,勉强恢复了一部分道路交通。
三万多后金俘虏依然在抚顺煤矿上服劳役。
他们根据自己之前所犯的罪过,需要服役3-15年。
好在赵颂这个魔头现在不在,所有军政事务都是赵刚负责。
在俘虏待遇这方面,赵刚还是非常人道的,基本上普通工人的伙食条件是什么样子,他们也差不了太多。
时不时的还有立功受奖的仆从军鞑子,戴着大红花,身上挂着勋章,喜气洋洋的到他们矿区做演讲报告。
由这些鞑子向他们透露现在外面的情况,还有满人百姓如今的生活状况。
这些举措让鞑子们安心了一些,加上服劳役期间优异表现可以减刑的政策,使得俘虏们还算配合劳改。
煤炭产量也一直稳中有升。
两座旅级后勤基地中的小高炉每天都被兑换出来,不断扩大着钢铁产能。
现在,鞍山三座钢铁厂已经有小高炉两百多个,日产钢铁两千多吨。
受生产设备的限制,钢铁的质量依然一言难尽,专家们还在摸索统一化生产的数据标准。
挑挑拣拣,这些钢铁有三分之一是合格钢材。
比起大明土窑出产的生铁熟铁强多了。
鞍山城内现在已经成为重工业基地,一万多匠户在各个厂房里生产着农具,大车,盔甲,刀枪,盾牌等等铁器。
上等好钢则是运去了旅顺生产成为简易枪炮。
兵工厂依然在鸡冠山基地,未曾挪窝。
大车是一种两轮或者四轮的农用车辆,用人或者骡马拉着,可以装载不少东西。
车身全都是铁制的,用铁水或者螺丝螺母连接结构件。
车轮也是纯铁加辐条的形式,不过没有减震的橡胶轮胎。
过去,大车是大户人家才有的高端货,而且还是木头做的,远远没有铁车结实。
普通人家有个歪歪扭扭的独轮车就不错了。
现在,每家每户都可以赊欠一辆大车,秋收后拿粮食抵账就行。
大媳妇小媳妇坐在大车上,男人在前面咧着嘴拉着回趟娘家,别提多有面儿了。
现在辽民大到生产工具,小到生活物资锅碗瓢盆,全都是政府发的。
政府做了测算,每年收成的一成用来交公粮,三到四成留着自家吃,剩余的五成全部用来还债。
大约三到五年就可以还完政府的欠款。
田间地头还可以种上番薯,毛豆,蚕豆等其他作物,也能换一笔收入。
勤快点的可以养猪养羊,养鸡鸭鹅兔,都能获得额外收入。
辽民们账越算越有盼头,整天都是喜气洋洋的,对红星政府满意得不得了。
至于大明,晦气晦气,呸呸呸,没事提他干嘛。
沈阳的锦衣卫头目张阿大和他的忠实手下贺老六因为伪装成了匠户的身份。
现在正在鞍山城的农具工厂里打钉耙,锄头。
他们现在已经是光荣的工人身份,有七层楼的单人宿舍住,吃喝都在厂里的食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