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以被证明的无形资产(1/2)
对于行长的疑点,肖睿鹏胸有成竹,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我的高智商。”
行长却不以为然,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你的高智商,你已经解释过,炫耀过。你认为是你的无形资产,也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银行的行长,我对其他的有形资产更感兴趣。”
肖睿鹏从自己挎包里面,掏出一沓子资料来,然后递给行长。“你看,这个是智商检测中心对我智商的检测报告。这个检测报告有三份,是在不同时期测定。分别是在我小学中学大学期间。”
“测得的智商,都在200加以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智商也是水涨船高。其中的内在逻辑我就不说了。”
“之所以要把这三份检测报告提交给你,就是为了说明我说的无形资产,是可以证明的,是有权威的检测机构来证明。”
“至于你行长承认不承认,那是另一回事儿。最起码我要使你知道,我找你来并没有打算骗你。”
“还有一份证明,这个就不是检测机构出具的。而是我毕业论文。这一份毕业论文,一般人看不懂,即便你是行长,我也认为你看不懂。”
“不过这没有关系,隔行如隔山嘛。我只是要特别指出来,这个论文不是存在学校的档案室,而是发表在国际上顶级的权威期刊。”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有很多所谓的学者教授,可能写过很多的论文。却连一篇都没有在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过。”
倒也不是肖睿鹏这一番解释起了作用,而是行长虽然看不懂论文的内容,但这一本国际顶级权威期刊,他是知道的。
肖睿鹏,确实是肖睿鹏。学士论文就能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不一定是绝后的,但起码是空前的。
当然行长更知,评价一篇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仅要看他发表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看质量。
像这种顶级的权威期刊,一个科学家的一生能在上面发表一篇,就足以奠定他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数量是一方面,能发表是一方面。发表以后,学术界重视的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就是学术界津津乐道的所谓引用量。
行长出其不意地问道,“你发表论文的期刊,我虽然没有在上面发表过论文,但是我知道这本期刊的分量。”
“作为金融博士学位的我,更知道论文发表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同行引用量。”
这时候,肖睿鹏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毫不避讳地打开,点了两下,拿给行长看。“我虽然发表过顶级期刊的论文,但毕竟我的学位只是硕士。所以对你这位博士行长,我还是不由得有点肃然起敬的意思。”
“既然你也知道引用量的重要性,这本期刊的国际网站,我已经打开了。你可以查一下我那篇论文的引用量。”
行长倒是不作假,接过手机。虽然是满屏的外语,但行长一点也不打怵。随口就念了出来。
念的就是肖睿鹏的论文标题,随即屏幕闪了一下,就出现了具体到人的引用量。
行长熟练而迅速的滑动着屏幕,双眼快速浏览。最后把手机毕恭毕敬地双手交还给肖睿鹏。说道,“你这篇论文的引用量,太惊人了。”
“简直就是奇迹,特别是联系到你研究的,可是一个在大众眼里算一个冷门偏门的学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